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

我堂傳說︰最古,也最新


  她是宣道會大家庭的最新成員────第一百零五間堂會,但她今年已八十二歲。她位於旺角,母堂卻是遠在港島南端、才三十八歲的華基堂。到底是什麼一回事?

  「宣道會五旬節堂」是她的新名字,以前她叫「華人五旬節堂」,是一間獨立堂會,上世紀二十年代已立足九龍,有過她年輕光輝的日子,由張翼新牧師夫婦刻苦耐勞地牧養。隨著牧者七十年代離世,會友亦漸漸老去,近年只剩下二、三十人聚會,大部分年紀也在六、七十歲以上,開始病痛多,進出醫院。教會處於旺角一幢舊樓的三樓,無電梯直達,好些行動已不便的老會友,有教會歸不得,只靠家訪來維繫肢體生活。

  即使會友多屬長者,甚至無法回來聚會,這教會的奉獻竟年達二十多萬,足夠支付一位傳道人的薪金及教會常費,長者們的奉獻精神實在值得我們學習。

  他們自知年紀大,發展教會有心無力,但又不願輕率地結束教會,畢竟她是上帝交給他們的產業,於是去年他們的執事和值理(相等於部長)專誠到訪華基堂,提出要求加入宣道會,讓五旬節堂在大宗派下得以繼續發展。

  為什麼聯絡華基堂呢?事緣五旬節堂一位七十過外的執事兼前傳道人朱浣心姑娘,有兒子鄧振星是華基堂會友,關係就如此接上,而五旬節堂也認同宣道會的福音派信仰及華基堂的發展取向。

  華基堂堂主任湯頌年牧師深受這群長者的誠意感動,其實他們不少已遷居,有遠至元朗、葵涌的,但對教會懷深厚感情,長途跋涉也要回來聚會。面對人數日少,他們大可以選擇變賣教產,然後攤分,各自找就近的教會聚會,樂得「乾手淨腳」。但他們對教會忠誠,重視主的託付,希望保持教產繼續在旺角為主所用。

  區聯會於2007年通過接納五旬節堂為聯屬會員,華基堂成為她的母堂,關顧她的需要。過去大半年,華基堂的干兆宗牧師定期來講道、主領聖餐、參與祈禱會和家訪等。有華基堂弟兄姊妹偶然發現五旬節堂(下稱旬宣)那個三呎乘五呎的玻璃纖維浸池「熟口熟面」,原來它是華基堂的「古物」!當年要棄掉時,鄧弟兄以低價買下,送了過來,這浸池早已悄悄地成為兩個堂會的連繫!

  宣道會先前在旺角沒有堂會,現在有了旬宣這據點,對主的聖工和宣道會整體發展都有益處。旬宣面積千餘呎,雖是舊樓,但臨近地鐵站,交通方便,附近人流暢旺,側鄰的朗豪坊已為該區帶來新面貌,另一側有嶄新的社區會堂,日後舉辦大型活動也可租用。干牧師與同工曾造訪油尖旺區的福利專員,探討社會服務的發展空間,接觸群眾;亦構思在教會辦午間講座、茶敘,讓附近的上班族來聚聚腳;或為本身大廈的街坊組織旅行,讓他們認識教會和基督徒;朗豪坊多青年人出入,發展青少年事工順理成章……

  旬宣剛剛聘得傳道人,期望盡快整理堂務,開展聖工。深信大牧人主耶穌必看重老信徒們的忠心,一方面使他們暮年得餵養,老有所終,一方面讓他們看見新一代信徒加入教會。宣道會珍重長者們的信任及主的託付,會同往這方向努力。

👉《我堂傳說︰最古,也最新》宣訊93期2007年9月(p.6)


👆回頂